“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建设祖国。”参军入伍时,他身着戎装、心怀报国梦,在热血军营保家卫国;退役后,他牢记入伍初心,不褪军人本色,全身心投入到服务基层乡镇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中,用另一种方式续写守护人民的篇章,用坚守与付出为梅河口市的万家灯火保驾护航,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获得者——退役军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梅河口市供电公司高新供电所所长、工程师杨波。
退伍不褪色 岗位显担当
“不论是在部队服役还是现在参加工作,我都始终坚信一点,就是‘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和一点追求的’,否则干事创业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前进的精神动力!”杨波说。工作中杨波一直把自己的岗位,跟党和国家的“三农”事业、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把自己当成党中央抓“三农”、兴乡村的一份子、一个螺丝钉,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这让他从事岗位工作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浑身也有使不完的劲儿。

2019年春天,梅河口市突遇旱灾,正值春灌,村民们急得在田地间踱步徘徊,时任小杨供电所所长的杨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请缨,提出帮助村民架设春灌线路,通过抽水灌溉方式解决地里干旱问题。架设春灌线路跨度大、施工难、面积广,所内人员紧缺,面对这些困难,杨波在部队服役期间练就攻坚克难、迎难直上的作风让他勇敢面对。那段时间,杨波带领所内员工早出晚归,放弃周末休息,他们吃住在供电所,每天凌晨三点天一放亮就投入到架设春灌线路的工作中。“春灌不等人啊,能早一分送电就多一分收获的希望,我们抢工期、赶进度、保质量,确保村民及时插秧!”他总和身边一起奋战的同事这样说。经过连续奋战,杨波和同事们免费为村民安装抗旱机井15处,架设线路14.6公里;他们还参与建设和平、大杨村等饮水工程5处,帮助架设导线1.5公里,及时给予村里电力供应,保障灌溉水源充足,确保村民们生活用水无忧。2021年,杨波制定小康电改造计划方案,积极与村委和乡镇政府沟通协调,最短时间为152户养殖户争取并实施了小康电改造。从此,饲料粉碎机器、饮水系统、通风系统同时用电,村里都不会出现低电压问题,他使“秸秆变肉”落地实践,切实为乡村百姓架起“致富路”。“当一台台饲料粉碎机响起的时候,当村里家家户户的灯一盏盏亮起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所有的疲惫都已消失。”杨波说。
弘扬部队传统 永葆为民初心
“当兵时保家卫国,退伍后守护万家灯火。这让我无怨无悔!”杨波说,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同时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基层乡镇特别是农民兄弟有着天然的感情和亲情。他深知自己的工作,一边连着机器轰鸣,一边连着万家灯火,群众当中有盼着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更有期待赶快脱贫的纯朴村民。对他们的诉求,杨波总是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加强设备维护,改进服务流程,用“只跑一次”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用“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传递电网人的为民情怀。

在小杨供电所工作时,他在所内成立了“小杨爱心服务队”,对供电区域内的留守老人,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爱心活动。一次,对辖区客户进行走访的时候,来到一位五保户张平家中,他发现大娘家竟然没有灯,经询问得知,原来大娘为了节省花销,家里特意没有装电灯,想要照明,就点起那半截蜡烛照亮。看此情景,杨波的心头一酸,他觉得太不可思议了,现在的生活怎么能没有电呢?于是,第二天他便买来电线和开关等材料,免费为大娘接上电,还为大娘缴存电费,大娘也享受到了电带来的便捷。有一次,台区经理跟他说,有一用户电费1200多交不上了,他询问原因,经系统查询发现用户家里漏电,于是他就跟台区经理来到用户家,发现彩钢房把进户线外皮刮破导致漏电。他进屋一看是一对老人,经聊天发现老人家是一对孤寡老人,老大爷还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因身体不好常年卧床,看到这种情况他也没提电费的事情,回所以后,他帮大爷把电费交上。几年来,杨波用自己全部的爱去关心关爱供电区域内的每一位贫困户,用实际行动勇担社会责任。在一次隐患排查中,他偶然发现身体不便的高大娘还得用灶台做饭。经了解是电饭煲坏了,于是立即驾车去镇上包买来了新的电饭煲、电磁炉。在一次台区改造,他意外结识一位拾荒老人,经了解,老人家里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火,家里的东西都烧没了,下班后,他便带领所内员工采买一些生活物资来看望这位老人。通过这样许许多多的微光行动,他为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民群众送去温暖与爱心。累计结对帮扶孤寡老人、贫困学生28名,捐款捐物7.5万余元。退役不忘军人志,化作星辰照万家。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电力生产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最爱的电力事业,他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先后获得“梅河口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梅城好人”“吉林好人”“吉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在爱岗敬业、爱心奉献道路上勇往直前。
军魂永驻敢冲锋 做攻坚克难“排头兵”
作为基层供电所的所长,他是真正的兵头将尾,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养。他一直坚信“技不压人、技能服人”。杨波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本领恐慌意识和工匠精神,跟踪学习农网改造、光伏发电、设备维护等政策法规和专业技能;同时,他千方百计把所里的学习风气树起来、安全意识强起来、业务重点找出来,为全所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他被调整到刚成立的高新供电所。同年5月,他便接到全市09版表计更换、13版表计模块更换的工作任务。他带领所内5名员工仅耗时4个月时间,便完成了21216块表计、9248只模块的更换,同时还支援兄弟单位安装表计4005只。那段时间,他和同事们起早贪黑开展老旧电表改造。高新供电所自成立一年来,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梳理各项指标,特别是在2025年3月线损治理工作中,因表现突出,他们所被评为国网同期线损管理“百强供电所”。工作中,杨波总是喜欢钻研、喜欢对工作中的所作所学总结提炼,毫不保留与同事们共享,积极营造班组自学、互学、勤学的浓厚氛围。从为五保户接通第一盏电灯,到暴雨天,蹚着齐腰深的水,抢修变压器,他渐渐明白:党员的身份不是挂在嘴边的称号,而是用胶鞋底磨穿的厚度丈量出来的,是用被绝缘杆磨出老茧的掌心托起来的。到高新区工作1年多时间,他免费为客户安装充电桩264处,主动为客户处理故障618处,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打造环形服务网络和网格化供电服务管理模式。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他进一步整合客户微信群资源,变被动为主动,推出超前服务和特色套餐服务,严格执行“一次都不跑”承诺,无论是日常服务、电力抢修,还是各类保供电,都能冲锋在前,争做表率,实现保电运维“零差错”、优质服务“零投诉”。

“我是一名老兵、一名国网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将永葆军人本色,继续在岗位上把我应该干的事情干好,用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国网、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杨波说。
来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宣传处
初审 孙兆领|复审 徐兵兵|终审 赵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