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logo图片

当前位置 : 首页 > 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长春市烈士陵园

发布时间:2023-02-17

 

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位于长春东郊的二道区英俊镇,是我省最大的集中安葬革命烈士的陵园。整个园区共占地近90公顷,其中烈士褒扬区面积36公顷,园林绿地面积34公顷,共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055位革命烈士安葬于此。几年来,陵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基础设施和环境实施改造,先后修建了无名烈士纪念碑、刘英俊烈士雕塑等标志性建筑。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长春市民政局等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长春市人民政府投资6000万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陵园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力求以纪念性建筑之形,缅怀英雄之意;以大地景观造势,渲染悲壮雄浑的气势;营造纪念性场所,创造人与空间对话的场所的设计理念。2008年4月5日,工程奠基并开始建设,当年10月长春解放60周年之际,完成了占地面积70400长春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建筑群的建设。


建筑群入口处,是由雕塑大师叶毓山先生设计、监制的长17米、高3米 的“永远的怀念”主题浮雕,生动的展现了各个年代的人民群众对革命烈士的敬仰爱戴之情。

经过长达一百多米缓缓下沉的“甬道”,首先来到下沉式纪念广场,该广场面积10000,可容纳万人集会,广场中间嵌有铜铸的“长春解放60周年纪念牌”。

纪念广场左侧一整面大理石墙体,镌刻着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回到韶山,时隔32后的1959年6月重返韶山,这首诗便是对这32年来的斗争和胜利的概括。全诗以人民英雄为主角,肯定了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诗篇的豪放大气与整个建筑群的气势磅礴融为一体。


广场右侧则是镌刻着9个金黄大字的长春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42米,取与纪念馆最佳高度比例,为穿越时空的亮剑艺术造型,碑身拔地而起,直上云霄,象征革命烈士的精神与天地共存、永垂不朽、激励当代、昭示后人。该碑还以不加文字的特殊表现方式,给人留以跨越时空的无限丰富的遐想。

广场正前方则是高达12米的主题雕塑,由国际雕塑大师、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叶毓山先生亲自设计制作的“浩气长存”主题雕塑,以其特有的艺术魄力展示出长春人民在挣脱枷锁、英勇斗争、生生不息、一往无前的历史进程中所生发的历史故事。人物生动、气势雄健,是革命英雄主义与东北地域特色的完美结合。瞻仰之时,令人崇敬、思索,奋发之情油然而生,产生心灵的震撼。雕塑由4个人物组成,正面是一名挣脱镣铐单手向上的男性,表现出革命烈士的大义凛然,象征着冲出战争,渴望和平;右面是一名持枪战士,满腔仇恨、同仇敌忾;左边是一名挣脱绑绳的妇女,她的从容就义,象征着为长春解放而牺牲的烈士;后面是一名儿童,象征着满怀希望,中国革命事业后继有人。

雕塑后面为整个建筑群的主体长春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长90米、宽度32.84米、高20.1米,占地面积295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77.8平方米,共三层,每层举架6米,馆内设有展厅、蜡像馆、多功能厅、冥思厅、资料室、研究室等,具有展览、收藏、研究、信息、教育等综合功能。其造型方正稳重,如同一个盛装历史的容器,建筑外立面由不同尺寸的干挂人造石组成,象征着为长春发展前赴后继的英烈们,与主题雕塑浑然一体,凸显长春厚重的历史之墙的深刻寓意。馆内一层用于工作人员办公和各种保障本馆正常运转设备的存放;二层为《抗美援朝长春英烈》图片展;三层为《解放战争长春英烈》、《和平年代长春英烈》以及刘英俊事迹专题图片展。二、三层展厅均陈列战争年代的各种历史物件,达上百余件。

纪念馆二层悬挂着大型油画《围困长春》,该画作长27米,高8米,共216平方米。由吉林省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长春市美协主席王建国先生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全景油画大师严坚先生担纲创作。油画创作将《围困长春》作为主题,主要考虑是其长远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因为选择围困长春这一切入点进行大型油画创作,在全国各个城市解放进程中具有唯一性,与通过战争手段解放的天津等城市不同,与同为和平解放的北平等城市也不相同,是其他各个城市所不可替代与不可复制的。作为反应战争题材的油画创作,《围困长春》创作最大的难点在于没有恢弘、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氛围。在这个问题上,油画创作根据久困长围、围而不打、引而不发这一解放长春的真实特点,从军事围困、经济封锁、政治攻势三个层面,艺术再现了长春解放这一真实历史。军事围困主要以地表炮兵阵地、机枪阵地及三道地下沟壕封锁线构成;经济封锁则以地表高炮阵地、天空飞机投放给养、及远近哨兵、卡哨、出逃难民、包括在我方狼吞虎咽的国民党投诚官兵与被我军救助的瘦骨嶙峋的难民等场面构成;政治攻势主要以高音喇叭、发射传单、风筝标语及投诚官兵构成。画面色调的处理以晨曦的自然特点表现,长春城市上空呈灰暗色,表现这个城市的死气沉沉。而我方阵地则曙光已现,并正向长春这个城市上空蔓延,预示这个城市的新生。同时在创作细节上,再现了长春这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在气候特点上,则选择了春季乍暖还寒这一季节,以更好的体现地处东北的长春气候特点。


长春无名烈士纪念碑坐落于苍松翠柏之间,是为了深切悼念1946年“414”战役首克长春的“东北民主联军”和1948年围困长春诸战役中东北人民解放军英勇献身的638位无名烈士修建的。整个建筑由纪念碑主体雕塑及纪念碑基座组成。主体雕塑高3.3米,由六个不同造型的人物组成。基座长2.7米,宽1.8米,高0.6米,基座正面雕刻“无名烈士纪念碑”。两侧分别刻有这些无名烈士牺牲时间及烈士遗骨原安葬地点和人数。主体雕塑在设计中从整体构图、人物造型及人物布置上都做了细致的考虑。在整体构图和人物造型上采用了抽象写实的手法塑造了无名烈士的英雄形象,选取了战场上革命战士前仆后继、相互扶助、英勇无畏、充满必胜信念的感人场面,将战争时期革命战士大无畏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人物布置上采用环绕手法,单体人物高低错落有致,以写意的方式展现了革命战士不同的精神面貌。在制作选材上,主体雕塑采用玻璃钢仿铜的效果,纪念碑基座采用花岗岩板饰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无名烈士纪念碑旁边则坐落着刘英俊勇拦惊马的铸铜雕像,人物表情生动,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想起1966年3月15日清晨的那一幕,只见刘英俊烈士身体后仰,双手猛拽缰绳,惊马被勒得前蹄腾空的一瞬间,他猛地将身体跃起,用尽全力双脚猛蹬马后腿,最后马倒了、车翻了,6名儿童得救了,而刘英俊却倒在血泊中。

作为长春市唯一集中安葬革命烈士的大型陵园,我们除法定节假日之外,全天免费对外开放,并配有专业解说人员做专职免费解说。社会各界群众经常来此悼唁祭扫,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同时也是许多单位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仪式,团员入团仪式,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及成人仪式的首选地点。长春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和长春烈士陵园必将一起成为长春市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群,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又一处红色旅游胜地。

首页 > 吉林英烈网 > 纪念设施管理 > 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