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首页>要闻>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媒体报道
吉林省“寻访老兵足迹 讲好英雄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宣传活动系列报道之八:老兵毛延年风采

时间:2023-08-03 14:24:00  

【字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2023年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开展“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宣传活动。6月5日至16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吉林网、《吉林日报》、吉林广播电视台等10余家媒体近20余名记者,分赴全省15个村屯(社区),深入老兵所在的村屯、社区,面对面采访、心贴心交流,抢救性挖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功勋卓著的老兵事迹,全面整理老兵珍贵记忆,留存老兵参战实物,拍摄老兵影像资料。

  从7月17日至8月4日,各级媒体将开设“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宣传活动专栏或专题,讲述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老兵的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为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吉林省“寻访老兵足迹 讲好英雄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宣传活动系列报道之八:

  老兵毛延年风采

  掌上吉林刊播

  城市晚报抖音账号、快手账号、今日头条号、企鹅号、支付宝生活号、百家号等媒体账号同步刊播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

  新华网刊发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刊发

  《吉林日报》刊发

  《城市晚报》刊发

  《吉林日报》彩练新闻刊发

  中工网刊发

  中国吉林网刊发

  腾讯网刊发

  新浪网刊发

  网易网刊发

  百度刊发

  老兵毛延年: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

  《吉林日报》7月26日刊发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我们当年经常唱,虽然好久没唱了,我现在还是记得清清楚楚。”在梨树县,一位叫毛延年的老兵,向记者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毛延年,1932年出生于四平市梨树县十家堡靠山屯,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1939年,他的父亲也因生活压力和重病缠身病逝。毛延年就来到本屯一个地主家,靠替人做工维持生计。

  “1948年,我才16岁,村里召开征兵动员大会,我主动报名参军,负责的领导觉得我岁数小,当时我就说:‘一年小、二年大,能拿起烧火棍就能拿起枪杆子。’领导笑着摸了摸我的头,就让我入伍了。”今年91岁的毛延年,还清楚记得自己刚入伍时的情形,“后来,部队的首长问我为啥要当兵,我回答,我自小无依无靠,也没有牵挂,国家就是我的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延年随着抗美援朝大军踏上了朝鲜战场。“当时,我们是从丹东过的鸭绿江,有几个年轻的战友在过江的时候牺牲了。但是我们谁也不害怕,都坚定地要到前线去。”据毛延年回忆,到达朝鲜战场后,双方的装备对比很悬殊,敌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大炮。但他和战友们从来没有害怕过敌人的飞机大炮,充分发挥我军擅长夜战的优势,趁着夜色摸营,屡屡重创敌军。

  “后来在打金城战役的时候,我立了一个三等功,获得一枚军功章。”在众人的注视下,老人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保存军功章的盒子,将那枚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军功章展示给大家观看。

  1956年,退役的毛延年回到家乡梨树县,先后在四平薄板厂、四平油脂化工厂工作。后来,毛延年主动申请回到家乡务农,从没对谁说起过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直到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信息采集,大家才知道老人的故事。

  采访结束时,毛延年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日子好过了,但以前的优良传统绝对不能忘,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生活。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年轻一代一定要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珍惜学知识、学本领的大好时光,为国家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