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省1名退役军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名退役军人工作者、6名退役军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们永葆革命军人本色,满腔热忱为人民服务,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贡献。我们遴选部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事迹,以飨读者。
期待全省广大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工作者积极向身边榜样学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坚决打赢新时代吉林的“上甘岭战役”,为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工作者更大力量。
用心用情用力 满腔赤诚服务保障退役军人
吉林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权益维护科八级职员徐丽。
“‘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份荣誉将激励我和我的同事们,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让尊崇之光在吉林这片红色热土上绽放出新的光芒。”吉林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权益维护科八级职员徐丽说。
从小,徐丽就对军人有着特殊的向往。遗憾的是,她未能穿上军装,但这份向往从未褪色。2009年,她考入公主岭市民政系统,成为一名民政助理,正式开启了与退役军人紧密相连的人生篇章。
2012年,徐丽负责公主岭市河北街道的民政工作。面对198名残疾军人和10000多户服务对象,她开始了“地毯式”走访。白天挨家挨户记录需求,夜晚整理档案,她用双脚丈量每一条街巷,用笔记本记满每一个家庭的所需所盼。
徐丽和身边同事一起,先后建立智慧管理守护平台、“退役军人之家”“红帆”党建展史馆、“退役军人人才信息库”等,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贴心周到服务。特别是从事退役军人工作后,她筹集善款资助百余名退役军人子女,悉心照护多位独居老人;扶持创办特教学校,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专业康复服务,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摆脱生活困境。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吉林好人”“吉林省十佳敬老好儿女”“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吉林省助残模范”“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最美志愿者”“吉林省十佳最美志愿者”等,当选长春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吉林省妇联第十四届执行委员。
不忘入伍初心 勇做担责奉献的国网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梅河口市供电公司高新供电所所长、工程师杨波。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建设祖国。”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获得者——退役军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梅河口市供电公司高新供电所所长、工程师杨波。
“不论是在部队服役还是在现在的岗位,我都始终坚信一点,就是‘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和一点追求的’,否则干事创业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前进的精神动力。”杨波说。
2019年春天,梅河口市突遇旱灾,时任小杨供电所所长的杨波主动帮助村民架设春灌线路,通过抽水灌溉方式解决土地干旱问题。面对架设春灌线路跨度长、施工难、面积大等困难,杨波带领所内员工每天三时就投入到架设春灌线路的工作中。经过连续奋战,杨波和同事们免费为村民安装抗旱机井15处,架设线路14.6公里。
2021年,杨波制定“小康电”改造计划方案,最短时间为152户养殖户争取并实施了“小康电”改造。在小杨供电所成立了“小杨爱心服务队”,对供电区域内的留守老人,每月开展一次爱心活动。几年来,杨波累计结对帮扶孤寡老人、贫困学生28名,捐款捐物7.5万余元。
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电力生产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最爱的电力事业,他先后获得“梅河口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梅城好人”“吉林好人”“吉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永葆军人本色 甘做守护万家的“逆行勇士”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四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王洪伟。
“只要人民需要,我随时准备冲锋!”这就是退役军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四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王洪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25年来,王洪伟不忘初心使命、争创队伍一流,参加灭火战斗5600余次、冰下打捞30余次、水域救援120余次、地震救援3次,救助群众1000余人。先后荣获13项全国性表彰,36项省级表彰,荣立个人一等功3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2次。特别是2021年被应急管理部评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王洪伟始终扎根基层,从地震救援到冰下潜水打捞,一直冲锋在急难险重任务最前沿。舟艇救援驾驶证、地震救援证、医疗急救证……15种技能证书,是一枚枚消防救援业务领域的光荣“军功章”,使他成为火场能冲锋、冰下能打捞、舟艇能操作、高空能救援、震区能搜救的“五栖精兵”。
2016年3月,长春市某家居城突发火灾,他毅然决然站在距离火点最近、最容易发生意外的位置开展进攻,连续奋战6小时,成功堵截火势蔓延。战斗中,他的头盔因烈火炙烤严重变形,整张脸被烤得脱了一层皮。
多年来,王洪伟先后50多次在省级以上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多次担任消防救援队伍技能培训教练,培养的120多名骨干在各级比武竞赛中夺金牌、拿第一。作为国际三星级潜水教练员,他先后培养出270多名专业潜水员,分布在全国各地发挥骨干作用。
“这份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用匠心、本心淬炼成一颗消防人的初心,继续和队员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万家灯火,为筑牢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防线贡献力量。”王洪伟说。
巾帼不让须眉 做守护国门的铿锵玫瑰

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民警郑明亚。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牢记使命、忠实履职,一直是刻在军人骨子里的印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一直是人民警察不变的庄严承诺。”退役军人、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民警郑明亚说。
从事一线边检工作14年,郑明亚对各类勤务事件处理以及案卷制作早已驾轻就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她分类整理4万余字业务学习笔记,牵头编写多本实用教材,创建了“分组培训、每周考核、结果公示”的培训考核机制,手把手传授查验技能,培养出一批批业务能手。她总结出“现场查验五步法”“重点人员八步核查法”等查缉管控妙招,先后30多次参与重大安保任务。
为畅通口岸大通关建设,郑明亚以所在支部创建“服务型”四强党支部为契机,主动牵头驻地解放军、海关、社区、外贸企业等单位联合打造“平安国门、服务发展”党建服务品牌,成立4组党建服务小分队,为企业做好事、解难事20余件,替服务对象向相关部门反映困难10余件;精准对接珲春跨境电商综试区、海洋经济示范区等“六区”建设,对标驻地政府和企业对铁路跨境运输、公路多品类运输新需求,创新开设边检业务“云办理”渠道,实施“线上答复、远程指导、全面协调”服务举措,以数据“多跑腿”实现群众“少跑腿”,通关效率提升40%。
工作之余,郑明亚积极探索警地共建新模式,联合4家单位创办“办好为民实事、助力乡村振兴”领向标联合党支部,将支部联创与助力乡村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有效衔接,累计参与联合巡逻、边境普法、服务群众等主题活动30余次,为驻地乡村捐赠农用器具、健身器材10件,连续8年资助驻地贫困学生,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弘扬部队光荣传统“赴汤蹈火”奋勇当先

辽源市消防救援支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站班长冯哲。
“我将永葆军人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每件事情,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精神,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答卷,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退役军人、辽源市消防救援支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站班长冯哲说。
2021年,他在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的第二届“火焰蓝”比武竞赛消防维护员项目中获得第二名,同年首次参加第一届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得装备维护员项目第十名;2023年,他在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举办的比武竞赛中,装备维护员所有科目全部获得第一名,以及个人综合成绩全省第一名。
他代表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赴南京参加全国大赛装备维护员项目,以个人最佳成绩取得双轮异向切割锯维护及应用科目全国第一名、手抬机动泵维护及应用科目第五名、登高平台消防车故障排除及应用科目第十名,以综合总成绩第三名荣获铜牌,创造了吉林省消防总队参加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最好成绩,并荣记个人二等功。
全国比武竞赛后,辽源市消防救援支队在训练竞赛上有了更大的投入,建成了“四室六馆一中心”,全市6个大队营房训练设施全部升级改造,特别是在移址新建的特勤消防站的多功能训练馆中,专门建设了“冯哲装备研保工作室”。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扎实开展“师傅带徒弟”活动,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装备技师,为各类灭火救援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2次。连续四年荣获辽源市消防救援支队“青年技术能手”称号,2021年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吉林省技术能手”称号,2022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吉林好人”,2024年被国家消防救援局评为“执勤训练标兵”,202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吉林省劳动模范”。
初审 孙兆领|复审 徐兵兵|终审 赵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