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平烈士陵园
全体工作人员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有的名扬四海,千古传颂;有的默默无闻,连个真实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然而,历史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没有忘记他们,祖国更没有忘记他们。今天,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名无名烈士,他永远安眠在了异地他乡——四平烈士陵园。
一、给无名烈士起名
2012年国家民政部下发一个文件,要求全国各地有关部门,要寻找散葬的英烈坟墓。按照民政部的文件精神,我们烈士陵园立刻开展了排查散葬在烈士陵园以外的,四平周边地区的烈士坟墓的这项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自2012年起,我们先后发现了一些烈士散坟。其间,2013年,在石岭子镇石河子村找到了一个烈士孤坟。据当地一位年长的老乡说,这块孤坟里葬的是一位,西满三师七旅十九团某部的炊事班小战士,年龄大约十六、七岁。早晨老乡还看见他在院子里有说有笑,之后再也没有见到他。后来人们才知道,他是在塔子山战斗中,往前沿阵地送饭时,被一颗流弹击中,炸的血肉模糊,当场牺牲了,是战友们靠他的小虎牙才认出了他。可惜,就这样一个十六、七岁的小战士,为了四平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战后他被当地老百姓葬在了靠河边的一个向阳的地方。由于过去多次发大水,老乡们怕烈士的遗骸被水冲走,几次向河床远处移坟。最后这次移坟,是有个好心的乡亲,用自家的躺柜装的小战士的遗骸。我们去起坟时,发现躺柜上的锁鼻子还在,但小战士的骨头却变黑了,可能是被水浸的原因吧?那么,这个小战士叫什么名字?没人知道。后来我们烈士陵园就根据他是炊事员,取谐音,给他冠个崔姓,因为他被葬在了河东,就取河东为他的名,合起来他的名字就叫“崔河东”了。由于他有了新名字,我们就单独给他立个墓,墓碑上写上了“崔河东”三个大字,目的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正是有这些有名无名的英雄,不怕流血牺牲,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烈士陵园人,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讲好英烈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四平烈士陵园
四平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北郊,哈大公路四平入口处。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革命公墓,1974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四平烈士陵园。纪念碑后面是无名烈士合葬墓,安放着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战四平,英勇牺牲的一万多名无名烈士。无名烈士墓四周,由四个呈方形队形的666名有名的烈士墓,其中包括“崔河东”烈士。四平烈士陵园最引人注目的是,马仁兴烈士纪念碑。碑旁边还有爆破英雄、毛泽东奖章获得者,李广正等13位参加四战四平的老英雄雕像。老英雄们用年轻的生命,赋予四平这座城市“英雄城”的美誉,人们一提“英雄城”就知道是四平了。
三、阔步前行
作为四平市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为能守护在英烈们的身边,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给无名烈士“崔河东”起了名,其实心中还给其他无名烈士起过名。这些无名英雄为四平解放而牺牲,我们就给他起名叫“魏革命”、“晋东北”、“裘解放”、“毕成功”、“战四平”、“甄英勇”、“钟得胜”、“梅留名”、“布能忘”、“英传颂”……,英烈的名字,流传千古,永远记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肩负着特殊使命,责任重大,无尚光荣,决心继承先烈的遗志,砥砺奋进,阔步前行!
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