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桂芹
李恩举(1893----1939)原名李晋三,男,汉族,吉林省榆树市大坡镇耿家窝棚人。1912年,李恩举考入榆树高等学堂。1930年,李恩举投奔妹夫董仙桥,到佳木斯西门小学教书,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佳木斯市第一个党的地下组织。他的公开身份是佳木斯西门小学校长。
不久,他担任中共下江特委交通站负责人,以学校为联络点,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宣传抗日,为满洲省委、下江特委和抗日联军第三军、第六军传递情报,转送物资,筹集资金,输送干部战士,救护伤员等。
李恩举家住佳木斯西门外,地处偏僻,院子较大,墙外有树,易于隐蔽和疏散。李恩举在自家天棚上做了个抽屉式梯子,一旦有情况,人立即登梯子躲进天棚,梯子抽上去后正好堵住天棚上的窟窿,外人不易发现。他和妹妹李淑范用这个办法掩护了不少过往的革命同志和伤员。
有一次,特派员苏梅在执行任务途中,突然遇到日本宪兵巡逻队。为了避开敌人,他迅速滚进路旁沟里隐蔽。敌人走后,他才爬上来。因沟深雪大,荆棘多,他的脸和手全被荆棘刺破,整个身子冻得有些麻木。当他一瘸一拐走到联络站时,一下子昏倒在地。李恩举立即将苏梅扶上床,给他按摩,又熬些姜汤喝,苏梅苏醒过来。几天后,苏梅要离开,但是被冻伤的手脚已经化脓、溃烂。进城买药,大夫不见病人不给开药方,尤其是外用消炎药控制得更严。为了买到消炎药,李恩举的儿子地下党员李桂芳忍痛把自己的脚砸伤,李恩举隔几天就用独轮车推着儿子进城抓药。20多天后,苏梅的冻伤与李桂芳的脚伤都好了。
一天夜里,李恩举一家刚安顿好在他家天棚上养伤的下江地区党的负责人老潘同志,突然狗狂吠起来,紧接着就是哐哐的砸门声,几只手电筒直射屋里。李恩举一看事不好,急忙叫他妻子回屋躺下,用湿毛巾蒙在头上装病;让妹妹李淑范在东屋批改学生作业,随后他从容地把门打开。几个日本鬼子像恶狼一样闯进来,到处乱翻,见炕上躺着病人,就用枪对着李恩举吼叫:“坏人藏到哪里去了?快快交出来。”
此时老潘同志就藏在天棚上。李恩举心想:是不是被敌人发现了?他捏了一把汗,暗暗告诫自己,别紧张,不能让敌人看出半点破绽。他从容不迫地反问:“交出什么人?”
一个小鬼子说:“个子…大大的,良民的…不是。”
李恩举一听心里明白了,老潘个子并不高,小鬼子是瞎咋呼、无目标地乱搜捕。
李恩举镇定地说:“坏人的没有,我们有户口本,是大大的良民”。他赶紧把敌人引到东屋。这屋只有一张破床,桌子上堆着几十本学生作业本。敌人乱翻一阵,一无所获,匆匆走了。
1935年,中共党组织派他做抗联物资供应工作。李恩举除了用自己的工资支付,还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一块园田卖了,支援抗联。他说:“我一家人宁可冻死、饿死,也不当亡国奴。”
1938年,李恩举被日本宪兵队逮捕,敌人严刑拷打他,百般折磨他,逼他说出中共满洲省委和下江特委负责人名单及抗联情况,李恩举严词拒绝。
1939年春,敌人将他押解到哈尔滨北满宪兵队,这里是杀人魔窟,李恩举受尽了酷刑,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指甲刺竹签、火烤、电刑、拔牙齿……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丝毫没有透漏党的机密。他在狱中仍然坚持宣传抗日救国真理,揭露敌人的阴谋,鼓动同室难友绝食,同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李恩举在狱中写了一首诗:《丹心》“九曲黄河我摇篮,中华儿女意志坚。此生不忘亡国恨,留取丹心照世间。”
敌人气急败坏,连续用刑,灭绝人性地将李恩举活活折磨死。
解放后,佳木斯人民为李恩举烈士敬立了纪念碑。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将李恩举烈士的事迹与李兆麟将军的事迹放在同一个展厅里,展厅里悬挂着李恩举的遗像。
2005年7月2日,李恩举被安葬在长春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