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首页>专题专栏>清明●致敬英雄主题征文摄影比赛拟获奖作者及作品公示>征文>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明●致敬英雄主题征文摄影比赛拟获奖作者及作品公示 >  征文 >  散文
2.姥 爷——杨波

时间:2021-04-27 09:11:00  

【字体:
 《清明·致敬英雄》征文

 

 

 

福民街道党工委书记 杨波

 

姥爷叫纪玉田,1946年参军,1955年复员,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荣获三等功1次,复员后在梅河口市山城镇拖修厂工作。我的名字就是姥爷给起的,因为他说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里有一句歌词是“大海扬波作吼声”,他希望我能记住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舍生忘死保和平

姥爷喝点酒高兴的时候,就会给我们讲他当兵时的故事,进入朝鲜作战时,他在志愿军炮兵第一师二十七团运输连服役,他是汽车班班长,往前线运送物资时必须在夜间行动,而且不能开车灯,只能摸黑前进,出国作战,在异国他乡,地势地形都不熟悉,又不能开灯,因为只要有灯光,美国的飞机就会立刻行动,向车队开火,车队一旦受袭就无不将物资运往前线,所以在无数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姥爷带着战友们一次一次的冒着生命危险向前线运送物资,很多战友的车都掉进了悬崖,年轻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朝鲜战场上。姥爷说他很幸运,最早入朝作战,最后撤退回国,仅仅是左眼被弹片炸伤,视力接近于零,多年后,姥爷生病住院,在片时,我们才发现姥爷身体里还有一处伤,弹片留在了骨缝里,但姥爷从未提及过此事,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痛苦。姥爷每次讲故事的结语是:“跟牺牲的战友们比,我能活着回来就是命大,我很知足,再大的困难也没有在朝鲜战场那个陌生的环境摸黑开车难、没有在那个战场上用小米加步枪对抗老美的飞机大炮难”。姥爷是这80万名志愿军战士的一个缩影,他很幸运的戴着军功章、荣誉证书活着回到了祖国,亲眼目睹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替战友们享受到了这美好的生活,酒我替你们喝了,肉我替你们吃了,你们安息吧!”

言传身教子孙福

姥爷家墙上的镜框照片集里有一张姥爷和姥姥的彩色婚纱照,这张照片是在安东拍摄的,据姥姥讲,他比姥爷大三岁,因为姥爷1950年入朝作战后一直未回,姥姥的年纪却越来越大,眼瞅着三十了,所以勇敢的姥姥就追到了前线(安东),跟姥爷在东完成大婚,才有了那张很时髦的婚纱照。

姥爷的生日是每年的10月1日,也就是国庆日,我曾好奇的问过妈妈,姥爷怎么这么厉害,生日竟然跟国庆日是一天,妈妈说:“姥爷的母亲去世早,自己年迈的爷爷相依命,自己也不清楚生日是哪天,最后就给自己选择了国庆日这天作为自己的生日,因为能跟新中国一天生日是很光荣的事,也很有纪念意义,他说祖国生日这天就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

姥爷经常会给我们晚辈讲故事,中心思想全部都是爱国爱家、与人为善、吃亏是福。多年后的今天,姥爷教育的子孙们仍然都保持着这种爱国爱家、吃亏是福、与人为善的品质,每当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挫折时,大家都会想起姥爷讲的故事,无数革命前辈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和爱护,没有理由不去继续努力实现先辈们的理想,所以每个晚辈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着初心和使命。

与人为善知感恩

复员后,姥爷被分配到了山城镇拖修厂,还当上了车间主任。困难时期,姥爷为了贴补家用经常去给别人修农用车,挣点手工费贴补家用,但多数时候是空手而回,农民家庭多不富裕,姥爷每次修车,最多就是不饿肚子回家,因为姥爷好说话,所以十里八乡的,都爱找姥爷帮忙,钱是没挣到,却换来了远近闻名的“纪大好人”的称号。多年后,姥爷搬到大舅家养老,二龙村的乡亲们还经常来看望他,姥爷出门坐小客时也经常会被免票。

姥爷是在2011年8月份去世的,中午小舅还跟我通了电话,姥爷的状态不错,可仅一小时后,就传来了姥爷去世的消息。在为姥爷别时,我们还是习惯的找来弟",他是一个孤儿,这么多年来就靠给办白事的人家报庙挣点赏钱维持生活,仪式结束后,小舅照例把赏钱给他,他却坚决不要,不但不要,还从兜里掏出100元交给老舅,说这些年姥爷没少照顾他,经常请他吃饭,给他衣服,姥爷的好他都记在心里了,姥爷没了,再没有人心疼他了!

姥爷有个二叔,曾经在姥爷小时候给予过他帮助,姥爷时刻记在心里,退伍后,每年大年初一,他都提着礼品,到二叔家磕头拜年,直到二叔去世。二叔的子女们直至现在也都能清晰的记得每年的大年初一有一个高大魁梧的纪哥,拿着礼品,庄重的整理好衣表,跪下向他们的父母磕头,并说二叔、二婶过年好!他们经常会讲起姥爷的这段故事,教育孩子要学习姥爷知恩图报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