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为共和国的诞生、建设和安宁做出贡献的老兵吗?在抗美援朝71周年之际,追忆那段烽火岁月,他们用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有力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朝鲜北部山高林密,地形狭窄,三面临海。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借其强大空军和海军舰艇及现代化武器装备,使朝军遭受重创。为援助朝鲜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残暴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进入了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朝鲜战场。
打不断的生命线
曾参加解放战争并被授予解放奖章的金胜利,身材瘦小,1927年生,1946年入伍,1983年离休。入朝时,为第39军171师后勤物资保障警卫班的一名战士。他说:“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维护正义,为了中朝人民的利益,这仗一定要打下去,绝不能放过美帝国主义侵略者。”他谈到,敌机经常飞来,狂轰乱炸后离去,白天只好隐蔽起来,到夜间开始行军,车头灯不敢打,怕被敌人发现,借着月光悄然行进。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死也要把物资运到前线。就这样,昼伏夜出,一次次把食品、军火、被袱等物资运到前方。一次行军中,敌机群疯狂扫射和投掷炸弹,看到战友们一个个不甘心的相继离去,无助的战士心中充满怒火,有的忍无可忍,无畏生死,拿起手中步枪向迎面冲来的敌机愤然还击……
承载着血与火记忆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和标有“祖国在前进”字样茶缸一直被金胜利珍藏着。“参加抗美援朝是最光荣和自豪的事,跟党走一生无悔”说出了他的心声。
朝鲜孤儿随军记
1953年夏,时为炮兵第33师司令部机要科译电员的侯昭坤,生于1934年、1951年入伍、1985年退休。其部队奉命从朝鲜西海岸向金城前线机动,准备参加金城反击战。当行军到大同里村宿营时,听到断墙残壁后有着微弱的呻吟声,他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在断墙的角落里,蜷缩着一个蓬头垢面、光着上身的小姑娘。他赶紧脱下上衣把小姑娘包裹起来,并在翻译的帮助下,得知小姑娘今年才8岁,名叫朴春子,父母及家人都被炸弹炸死了,房子也炸塌了。经找遍全村,没有发现其他生命,小姑娘一直呜呜地哭着。侯昭坤把这一特殊情况报告首长,首长指示,志愿军就是小姑娘亲人,一定要照顾好,确保其安全。此后,部队中多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战争结束后,部队把小姑娘移交给朝鲜政府。送她走的那天,炊事班叔叔特意为她做了最爱吃的大米饭和炒鸡蛋、辣白菜。她哭着说:志愿军叔叔,我不走,我不走!战友们都眼含热泪、依依不舍。
暗度陈仓的炮连
1952年底,入朝作战的40军118师352团团属炮连,正在开城大德山阵地执行防御任务,突然接到密令,紧急奔赴西海岸。炮连白天宿营,夜晚行军。生于1936年、1950年入伍、1991年退休的陈令录,时为司号员兼通讯兵。行军中,战士用白毛巾和被单进行对空伪装,快速通过居民地、桥梁、河流……敌机不时进行侦察,当投下照明弹时,战士们隐蔽在树木草禾里,敌机飞去,继续前进。5天后赶到西海岸敌登陆纵深空降地点——岑美,并按照隐蔽坑道、交通战壕、指挥观察站、基本和预备发射阵地顺序构筑工事,战士们有的肩被压肿、有的手磨出泡……并用顺口溜嘲笑敌人,你有飞机大炮,我有隐蔽坑道;你来狂轰乱炸,我就进洞不怕。1953年5、6月,阵地构筑基本完毕。这次任务粉碎了敌军登陆空降计划,为朝鲜战争胜利赢得先机。
战士们备战充分,给欲挽回败局的美军登陆空降地点布下天罗地网,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7月28日,陈令录随部队凯旋回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今天,已不能看到烈焰繁花的这些老兵,他们的音容笑貌始终萦绕心头,久久不散……这就是共和国最可爱的人,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向英雄致敬!
作者姓名:刘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