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求学时代,曾经读过著名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返回后,根据实地采访记录撰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至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光辉形象依然深深地感染着我,在与美帝国主义兵团武器装备悬殊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中朝联合军队团结一心、奋起反抗、保家卫国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性胜利,被载入历史史册。
回望那段历史,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扬威之战,更是反映出中国军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果敢与勇毅、坚决与自信。纵观今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后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最可爱的人”,像32年伫立在边防哨所的海防民兵王继才,深藏功名六十载的战斗英雄张福清,“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戍边卫士祁发宝……他们用行动和奉献践行军人职责,用忠诚和信念履行军人使命,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绽放着生命光彩,实现着人生价值,对于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致敬他们舍生忘死、不顾安危的奉献精神。庚子鼠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在党中央统一指挥与领导下,千钧一发之际,首批规模进入武汉的就是人民军队。他们响应组织号召、纪律严明、整装前行,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出现,除夕之夜就奔赴武汉,接手10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中国空军多次出动军机执行向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运送人员和物资的任务;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专家组与地方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大大缩短了核酸检测时间,加快了确诊速度……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有的军属在电视上看到熟悉的身影,或者事后全国表彰大会,或者新闻报道后才得知事实真相,足见军人组织纪律和保密原则,对党绝对忠诚、纯粹忠诚,是“抗疫精神”的最好诠释。
致敬他们信念坚定、捍卫主权的爱国精神。加勒万河谷事件,中国戍边卫士祁发宝团长在前去交涉和激烈斗争中,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在领土主权和国家利益面前,面对数倍于己的印军,戍边卫士们不顾生命安危,毅然决然地伫立在河水中与印军对峙,未曾退缩、永不言败,充分激发了中国军人的爱国情怀。战士肖思远牺牲后,16岁的弟弟时常梦见哥哥端着枪威武的样子。他下定决心:到了18岁,接替哥哥入伍,把哥哥的精神传下去!捍卫领土主权,每名中国民众人人有责,中国军人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致敬他们甘于吃苦、一心为民的服务精神。《西柏坡拥军小唱》中写道,“最后的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正如小曲唱得一样,革命战争年代建立的军民鱼水关系一直延续至今。像发源于抚顺的雷锋精神,1960年初,雷锋成为一名中国军人,在国家建设初期,雷锋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用。出差作报告,在火车上,雷锋同志忙前忙后,帮助列车员扫地、倒水,忙个不停。遇到大娘行动不便远来找儿子,主动搀扶大娘,花费很久最终才找到大娘儿子所工作的地方,大娘见到儿子非常开心,连连向雷锋同志道谢。毛主席曾说过: 学雷锋,不是学习他某一种精神,而是学习他的全部。雷锋同志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着广大中国人民,需要代代相传。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作为时代青年,我们应当向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学习,致敬他们所作出的付出,赓续与传承奉献精神、爱国精神以及服务精神,争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姓名:刘伟
作者单位:吉林省敦化市委组织部